以產業突破創新帶動兩岸關係向前行 以產業突破創新帶動兩岸關係向前行 2010-07-14 工商時報 【本報訊】  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日前在廣州閉幕,與會的兩岸雙方達成22項決議,其中主軸在於推動兩岸產業全面合作發展,並帶動技術創新升級,為兩岸人民創造共同福祉。 該論壇結束後,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隨即前往北京,與中共中央總 借貸書記胡錦濤見面。在這次會見中,雙方除就兩岸關係發展的理念進行對話之外,也共同肯定了「後ECFA」新形勢下,雙方加強經貿產業合作的高度必要性,並一致認為其是厚植雙方共同利益,實現兩岸雙贏的重要憑藉。  由於ECFA剛在上月底簽署,因此這次的廣州論壇?會場佈置峞u吳胡會」,乃是測試「後ECFA時代兩岸關係走向」的重要指標。而從事後看來,這兩大場合的對話討論內容,既有經濟(及文教),也有政治。經濟話題之凸顯,乃是為了充分落實ECFA的建構,實現兩岸產業的對接合作,實屬順理成章之事。  至於政治話題之浮現檯面,也有一定的合 吳哥窟理性。如我方有意進一步對外簽署FTA,這無可避免地要碰觸中共的「政治神經」。又如大陸方面有頗多涉台專家學者認為,在兩岸簽署ECFA後,雙方的政治對話也要儘快提上議程。 事實上,吳伯雄這次轉達給胡錦濤的馬英九主席「正視現實、累積互信、求同存異、續創雙贏」之16字訣,具有濃濃的政治味。而胡錦 東森房屋濤對吳伯雄說的「反對台獨」、「堅持九二共識」、「增強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」等,其政治訴求力道之顯著,更不在話下。  但無論如何,我們認為,兩岸的當務之急,仍在於雙方經貿、產業合作格局之布建。因兩岸政治互信的追求,乃至於政治談判之展開,都必須先有一個強力的「經濟基礎」來作支撐。等到有一天,雙方?設計裝潢@構出密切的經濟互利互補機制,則屆時彼此即能在相互信賴情況下,自然地展開政治談判。換言之,在現階段,雙方仍應將主要的心力,投注在經貿及產業的合作發展之上。不過,我們也不反對,雙方現時可在不拘形式的情況下,交換政治性的理念及看法。  如果「經濟優先」的原則能確立,兩岸雙方首應合力主攻產業合作體系的全面鋪開,因這 酒肉朋友是兩岸最大的「實質共同利益」之所在,也有助雙方對外競爭力的提升,與人民就業機會的擴張。對此,我們欣然看到,這次的廣州論壇,對兩岸的產業合作,作了全方位的論述,既談到新興產業的全面合作、兩岸產業搭橋合作,也論及現代服務業發展,以及企業轉型升級問題等。其影響層面頗為深廣,堪稱為兩岸產業界的一次總體大交流。  然而,它也有美中 賣房子不足之處,就是少了「亮點」,因為該論壇相關決議的內容,都是「廣泛性」、「原則性」的表述,並未立下「標竿」。所謂的標竿,就是旗幟鮮明,且足以匯集各方心力的「具體項目」,如聯合研發抗癌新藥、共同研發大型客機、合作建設全球最大電動汽車生產體系、攜手研究「下世代」新能源與新材料等。 兩岸之間現在很需要這種具有「突破創新」性質的大項目,來集聚雙方的注意力、人力、 小額信貸物力。從這種「合力攻克難關」的過程中,兩岸雙方很容易形成共同意志,使所謂的「互信」問題迎刃而解。更重要的是,此種高層次的合作發展模式,會為兩岸經貿合作創造最大的價值,實現中華民族長遠的共同利益,甚至為全人類作出貢獻。  追根究底來看,兩岸政治互信,基礎在經濟合作。而經濟合作的主體在產業合作。產業合作的核心,則在於「突破創新」的大項目。期盼兩岸當局放開心胸,放 小額信貸大格局,勇於朝尖端領域去聯合「立項」,並一起匯集資源,大力投入,使兩岸官民擁有「共同奮鬥」的目標。 如果捨棄此路,而只在舊有的產業發展格局裡打轉,那麼兩岸經濟關係將恆久是「競合並存」,雙方各有盤算,甚至有時會出現「互斥」情況,而使兩岸經濟合作機制「實而不堅」。若是經濟如此,政治的糾結更難打開。因此,兩岸雙方的合作必須從產業面「挺進尖端」、「做大做強」開始,才能為兩岸關係發展找到康莊大 酒店經紀道。  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l64rlq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